【资料图】
■ 张春红
暑假伊始,我再一次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读就是一整天,让我感触最深、最值得学习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怀着纯净朴素的心做教育的这种精神品格。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是忠于真理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教育对他来说,是培养有高尚情操且终身幸福的人的途径,所以他最重视的是学生的心灵。甚至在教育方针和学生成长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也会首先选择孩子,因为他痴情于孩子和教育。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在今天的中国几乎成了每一所学校响亮的口号。可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这不是口号,而是贯穿一生的具体实践。追求真理,忠于心灵,坚守良知,是苏霍姆林斯基作为知识分子最宝贵的品格。
孩子,在苏霍姆林斯基眼中,不是学习、考试的机器,不是分数单,不是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个精神的宇宙。苏霍姆林斯基所有的教育研究、探索和实践,都是对准人的心灵,都是为了人能有一个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让每一个从自己身边走出去的人,都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想。这里说的“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包括道德因素,即只有给别人以爱和幸福的人,自己才能获得爱和幸福;但也不仅仅是道德因素,同时也有智力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无论是未来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工程师、医生,还是未来的车工、农机手、炊事员,都应该具备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智慧和创造性在劳动中起主导作用,他们都应当善于创造性地思考,应当是富有智慧的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眼中的人,绝不只是少数有可能成为科学家、艺术家等名人的天才少年,还包括了未来只能成为普通劳动者的孩子。如果我们只盯着学生是否获得了荣誉,是否考上了名校,而忽略了培养无数善良勤劳富有智慧的普通劳动者,这是教育的悲哀!对比当今中国的教育实际,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再读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他有许多教育思想有着相当的超前性:关于人性的教育,关于创造能力的培养等等。他的教育科研是“真教育”,是充满感情的投入,是全身心的实践。比如,他连续10年担任班主任,跟踪观察和研究了解学生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各种表现;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他去世后,人们从他的笔记本上看到,他先后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另外,他教育科研成果的展现形式更多的是案例,是教育手记。所以,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告诉我们,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往往又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标签: